老木匠的最后一课:善良比手艺更重要

admin1周前未分类10
在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陈师傅。他做的家具不用一根钉子却能百年不坏,雕的花鸟仿佛会从木头上飞出来。村里人都说他的手艺是神仙教的,但陈师傅总是笑着摇头。

那年冬天特别冷,陈师傅收了个叫小河的徒弟。这孩子父母双亡,跟着叔婶过活,常因偷学写字挨打。陈师傅看见孩子冻裂的手上还有墨渍,二话不说就把人领回了家。

第一天学艺时,小河盯着师傅工具箱里金灿灿的雕花凿子出神。陈师傅突然说:『工具你随便用,但记住,木头会记得你手上的温度。』后来小河才明白,师傅早发现他偷藏了凿子,却给了改过的机会。

开春时村里来了个古董商人,出高价要陈师傅仿制明代官帽椅。交货前夜,小河发现师傅在重新打磨已经做好的椅子。『师父,这不要耽误交货吗?』老人指着椅背一处微不可察的裂纹:『木头在说话呢,它说自己还没睡够。』最终赔了双倍定金,却保住了招牌。

最让小河震撼的是师傅的『活计簿』。泛黄的账本里记着『李婶家碗柜少收五文,她孙子要抓药』,『王叔赊的棺材钱不用还,他儿子战死了』。最后一页写着:『手艺活在手上,良心活在心上。』

今年清明我去皖南采风,在陈师傅坟前遇见位中年男子。他放下一把新做的鲁班锁,锁芯里藏着粒桃核。『师父说等核发芽了,就说明我出师了。』小河现在是非遗传承人,但村里人更爱传颂他疫情期间免费修门窗的事。木屑纷飞中,我似乎看见老木匠欣慰的笑容。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精灵:一场改变命运的奇遇
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名叫青松岭的偏远山村,村里住着一位年近四十的樵夫李大川。他每日清晨便带着斧头上山砍柴,傍晚时分挑着柴火到镇上贩卖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那年初冬特别寒冷,李大川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。...

善良的货郎与山中狐仙:一碗热粥的千年报恩

深秋的沂蒙山区,霜降已过,山道旁的柿子树挂着零星几个红灯笼似的果实。货郎张老三挑着扁担转过鹰嘴崖时,天已擦黑,山风裹着寒意钻进他补丁摞补丁的棉袄。突然听得路边草丛窸窣作响,只见一只火红狐狸蜷在枯叶堆里...

善良的木匠与报恩的燕子:一个温暖人心的民间故事

在很久以前,江南水乡有一个叫青溪镇的地方,镇上住着一位姓陈的老木匠。陈师傅手艺精湛,更难得的是心地善良,常常免费给穷苦人家修门窗、打家具。这年春天,一对燕子在陈师傅家屋檐下筑了巢,每日叽叽喳喳好不热闹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:一个改变命运的真实奇遇

在很久以前,大山深处有一个叫青石村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一位名叫老李的樵夫,他每天清晨都会上山砍柴,傍晚时分再背着一捆柴火下山,日子虽然清贫,却过得踏实。那年冬天特别寒冷,大雪封山整整半个月。村里的粮食都...

善良的卖茶老翁:一碗热茶温暖十里八乡的旅人

在皖南山区蜿蜒的古道上,有位须发皆白的陈老翁守着一座风雨飘摇的茶亭。这座用茅草和竹子搭成的茶亭,三十年来始终飘着茉莉花的香气,成为往来脚夫、货郎和游学书生最温暖的驿站。腊月里最冷的那天,茶亭来了个嘴唇...

老槐树下的誓言:一个跨越六十年的报恩故事

在皖南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,有一棵三百年的老槐树,树下发生过无数故事。今天要讲的,是一个关于报恩与守诺的真实故事。六十年前的那个寒冬,村里来了个衣衫褴褛的外乡人。他蜷缩在老槐树下,冻得嘴唇发紫。当时才1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