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木匠的最后一课:善良比手艺更重要
在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陈师傅。他做的家具不用一根钉子却能百年不坏,雕的花鸟仿佛会从木头上飞出来。村里人都说他的手艺是神仙教的,但陈师傅总是笑着摇头。
那年冬天特别冷,陈师傅收了个叫小河的徒弟。这孩子父母双亡,跟着叔婶过活,常因偷学写字挨打。陈师傅看见孩子冻裂的手上还有墨渍,二话不说就把人领回了家。
第一天学艺时,小河盯着师傅工具箱里金灿灿的雕花凿子出神。陈师傅突然说:『工具你随便用,但记住,木头会记得你手上的温度。』后来小河才明白,师傅早发现他偷藏了凿子,却给了改过的机会。
开春时村里来了个古董商人,出高价要陈师傅仿制明代官帽椅。交货前夜,小河发现师傅在重新打磨已经做好的椅子。『师父,这不要耽误交货吗?』老人指着椅背一处微不可察的裂纹:『木头在说话呢,它说自己还没睡够。』最终赔了双倍定金,却保住了招牌。
最让小河震撼的是师傅的『活计簿』。泛黄的账本里记着『李婶家碗柜少收五文,她孙子要抓药』,『王叔赊的棺材钱不用还,他儿子战死了』。最后一页写着:『手艺活在手上,良心活在心上。』
今年清明我去皖南采风,在陈师傅坟前遇见位中年男子。他放下一把新做的鲁班锁,锁芯里藏着粒桃核。『师父说等核发芽了,就说明我出师了。』小河现在是非遗传承人,但村里人更爱传颂他疫情期间免费修门窗的事。木屑纷飞中,我似乎看见老木匠欣慰的笑容。
那年冬天特别冷,陈师傅收了个叫小河的徒弟。这孩子父母双亡,跟着叔婶过活,常因偷学写字挨打。陈师傅看见孩子冻裂的手上还有墨渍,二话不说就把人领回了家。
第一天学艺时,小河盯着师傅工具箱里金灿灿的雕花凿子出神。陈师傅突然说:『工具你随便用,但记住,木头会记得你手上的温度。』后来小河才明白,师傅早发现他偷藏了凿子,却给了改过的机会。
开春时村里来了个古董商人,出高价要陈师傅仿制明代官帽椅。交货前夜,小河发现师傅在重新打磨已经做好的椅子。『师父,这不要耽误交货吗?』老人指着椅背一处微不可察的裂纹:『木头在说话呢,它说自己还没睡够。』最终赔了双倍定金,却保住了招牌。
最让小河震撼的是师傅的『活计簿』。泛黄的账本里记着『李婶家碗柜少收五文,她孙子要抓药』,『王叔赊的棺材钱不用还,他儿子战死了』。最后一页写着:『手艺活在手上,良心活在心上。』
今年清明我去皖南采风,在陈师傅坟前遇见位中年男子。他放下一把新做的鲁班锁,锁芯里藏着粒桃核。『师父说等核发芽了,就说明我出师了。』小河现在是非遗传承人,但村里人更爱传颂他疫情期间免费修门窗的事。木屑纷飞中,我似乎看见老木匠欣慰的笑容。